【庞氏骗局的由来】
「庞氏骗局」源自从义大利移民到美国的查尔斯‧庞兹(Charles Ponzi),他在1919年成立了一家空壳公司,谎称投资欧洲邮政债券获利丰厚,三个月内可得40%利润回报,庞氏将新投资者的钱作为盈利,付给最初投资的人,由于前期投资人的报酬丰厚,他在七个月内吸引了三万名投资者,直到一年后骗局才被戳破,庞氏破产入狱。查尔斯·庞兹在1903年移民到美国,从事过各种工作,包括油漆工等粗工。他曾於加拿大因伪造文书罪入狱,在美国亚特兰大因人口贩卖而服刑。庞氏发现最快速赚钱的方法就是金融工具,於是从1919年起,庞氏隐瞒了自己的过去,并抵达麻州波士顿,设计了一个投资计划向当地人兜售。
投资计划为投资某样商品便可获得高额回报,但庞兹刻意将计划化简为繁,让一般人难以摸清。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世界经济体系混乱,庞兹便趁混乱放出消息。他宣称购买欧洲的某种邮政票券,再转卖回美国便可以赚钱。国家之间由于政策和汇率等等因素,很多经济行为一般人难以得知实况。然而庞兹宣称,所有的投资在45天之内都可以获得50%的回报,且他给最初的一批「投资者」於规定时间内拿到了承诺的回报,於是后面的「投资者」大量跟进。
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差不多有四万多名波士顿市民变成庞氏的投资者,而且大部分是怀抱发财梦想的穷人,庞兹共收到共约1500万美元的小额投资,平均每人「投资」几百美元,当时的庞氏被一些不明就里的美国人称为与哥伦布和马可尼(无线电发明者)齐名的最伟大的三个意大利人之一。庞氏买下有20个房间的別墅,买了100多套昂贵的西装,并配上专门的皮鞋,拥有数十根镶黄金的拐杖,还给他的情人购买了无数昂贵的首饰,连烟斗都镶嵌著钻石。当某个金融专家揭露庞氏的投资骗术时,庞兹还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反驳。
1920年8月,庞兹宣告破产,他所收到的钜款,若按照他的许诺,可以购买几亿张欧洲邮政票券,事实上他只卖过两张。此后,「庞氏骗局」成为一个专门名词,意思是指用后来的「投资者」的钱回缴给前面的「投资者」当作回报。庞氏被判处五年刑期,出狱后又做了几件类似的金融诈骗,因此坐了更久的牢。1934年被遣送回意大利,他竟然又想办法诈骗墨索里尼,但也没能得逞。1949年,庞氏在巴西的一个善堂去世,死时身无分文。
【庞氏骗局的危害性】
较之一般的金融诈骗,“庞氏骗局”受害者更多,影响面更广,危害程度更深,隐蔽性更强,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一.是受害者人数众多。
“庞氏骗局”固有的金字塔型投资者结构和欺骗拉拢下线的传销方式决定了受害者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方能有效维系骗局所需的现金流。因此,典型的“庞氏骗局”受害者往往人数众多,如庞齐当年受骗的投资者达4万之众,以非法集资为特点的哥伦比亚“金字塔骗局”受害人数达200万之多,新近的麦道夫案件受骗人数难以计数,除美国本土,麦氏欺诈案还波及英国、法国、瑞士、西班牙、日本等国。二.是受骗金额巨大。
“庞氏骗局”的肇始人根本没有想过偿还投资本金,因此他们从不担心涉案金额过大,并且骗子们认为集资金额的增大,有助于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因此,在滚雪球效应累积下的“庞氏骗局”,其涉案金额往往高于一般的金融诈骗。如庞齐当年诈骗了1500万美元,哥伦比亚非法集资案涉案金额达8亿美元,麦道夫案件更是达到了空前的500亿美元。三.是社会影响面广,影响层次众多。
“庞氏骗局”的受骗人数和受骗规模决定了其社会影响面远超过一般的诈骗案件。其影响层次呈现出多元化的走向,既有政府官员和社会名流,也有金融投资从业人员,更有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一般民众和退休人员,由此造成的社会危害也较为严重。如果处置不当,很可能因为民众情绪而危及金融稳定与社会秩序。例如哥伦比亚金字塔骗局就在一些地区引发了大规模骚乱。四.是危及投资信心和金融稳定。
鉴于“庞氏骗局”的影响力和危害性,其对投资者信心的打击是致命的,每次“庞氏骗局”过后,总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去修复受损的金融秩序,而恢复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更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以麦道夫弊案为例,由于大量的金融机构卷入其中,造成金融机构的客户对金融机构丧失信任感,引发大规模的连锁诉讼,使已经遭受金融海啸重创的华尔街再添新伤。五.是骗术的欺骗性和隐蔽性造成监管追查的困难。
高明的“庞氏骗局”多采用晦涩难懂的投资技术,使生财之道看上去似是而非,又仿佛切实可行,辅之以稳定的超额回报,能够有效地欺骗一般投资者甚至专业投资者。“庞氏骗局”的知情者往往掌控着集团的核心信息,任人唯亲,并严格保守集团的财务秘密,从而降低了被外界揭露或查处的风险。比如,麦道夫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和交易部门分别在不同楼层办公,麦道夫对公司财务状况一直秘而不宣,甚至对作为公司高管的子女亲戚也从不透露,而投资顾问业务的所有账目、文件都被麦道夫锁在保险箱里。缺乏透明度和各种各样的欺瞒手段使得“庞氏骗局”往往能在监管者的视野外维持相当长时期。部分内容来自:百度百科(维基百科)
Post a Comment